白玉蝠桃纹如意
清乾隆。规格:44.5厘米×8.5厘米。陈设器。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据史料载它原是古人扰痒的搔杖,“背痒,手不可及,以搔杖扰之,可如人意,故谓”。我国最早的一柄如意,便是在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牙雕搔杖。以后,如意的作用及形制发生变化,注重强调了吉祥的含义,向纯粹的陈设珍玩演化。尤其在清代,如意成为朝廷的御用之物,皇帝常常用它来馈赠友国、赏赐臣下,臣民们进贡朝廷的物品中必有如意,成为制度。
佛山市博物馆藏的这柄白玉蝠桃纹如意长44.5厘米 ,最宽处8.5厘米。柄首呈四出花瓣长方状,内浮雕蝙蝠一只,仙桃四个,枝藤蔓叶缭绕其间。柄身曲度呈“s”形,柄握造型竖向,形制、纹饰与柄首一致,少雕一桃。柄端稍小,形制、纹饰亦与柄首一致,浮雕两桃,一蝠,与柄首纹饰相呼应,合起来便是“三蝠九桃”,象征“福寿如意”。柄端系一黄色盘结长穗带,寓意“吉祥永延”。此如意采用新疆和田上等白玉制作,玉质莹润,形如羔脂。琢磨精细,镂空处边棱陡直,蝠、桃、枝、叶端部线条圆转流利,不愧为清乾隆时期皇室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