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馆承办的“国庆民俗文化展演”在南海盐步雅居乐雍景豪园举行。 2日当天,秋高气爽。约200人的民俗游行队伍从雍景豪园商业街浩浩荡荡出发,队伍包括唢呐队、旗牌队、仪仗队、大灯笼、幡旗队、罗伞队、锣鼓柜、秋色马、舞蹈队、担头队、花轿队、八仙队、卖懒队、武术队和醒狮队等,他们路经商业街、雍景豪园各小区路,最后在太阳广场中心舞台驻留下来。 接着,振奋精神的少年醒狮表演开始了中心台的丰富多彩的节目。紧跟着的锣鼓演奏、刀术、拳术和秋色等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引人入胜的当数口技、魔术表演了。口技演员发出维妙维肖的小鸟叫声、大炮声、火车声将会场的气氛推至高潮。最后在精彩的武术醒狮表演的鼓乐声中,游行队伍又开始了第二轮的巡游。 整个表演在4:10圆满结束。
昨日是“国庆黄金周”的第一天,佛山市博物馆内游人如织,处处欢歌笑语。馆内多项丰富的节目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欣赏。万福台上演的粤剧折子戏令台下座无虚席。演武场更是水泄不通,精彩的武术醒狮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景区、公园、展馆处处都是熙攘的人群,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据统计,“国庆”第一天到我馆游玩的客人超过一万人,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5%。 今年,我馆在国庆期间准备了丰富的节目内容,各个景点都加场表演,大大丰富了旅游者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包括: 馆内延长开放时间,为早上8:30至晚上10:00。 展馆推出《百年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生平图片展》和《北帝灵应图册展》。展出地点:展馆一楼、二楼。展出时间:上午8:00至晚上10:00。 万福台一连三天都安排了粤剧折子戏表演,表演时间是早上9:40和晚上7:50。 武术醒狮表演每天两场。表演时间
2004年9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陈礼孙、陈礼裔兄弟把珍藏多年的民国时期柚木家具赠送给佛山市博物馆。陈氏兄弟今年均七十多岁,爷爷陈凤江是南海石门中学的创始人,姑婆是三水大旗头村大口金的儿媳妇,父亲陈文琳是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这些家具就是其父的遗物。佛山市博物馆接受了陈氏兄弟的捐赠,并对他们支持博物馆建设的行为表示感谢。(供稿、摄影:朱培建)
9月23日,佛山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暨“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闭幕式全国戏曲名家文艺晚会在佛山影剧院隆重举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有关领导及佛山市五套班子黄龙云、梁绍棠、甄灿球、吴志强、蔡河义、徐萍华、卢汉超等领导和驻佛山部队领导出席了晚会。 晚会以具有浓厚佛山特色的秋色、灯色、武术、醒狮和粤剧表演互相辉映为开场,随后,以刘玉玲的河北梆子《春来子》、林奋的雷剧《梁红玉挂帅》、田蔓莎的川剧《死水微澜》、李龙斌的徽剧《水淹七军》、李淑勤的粤剧《洛水情梦》等艺术家们的倾情演出,为晚会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我馆“黄飞鸿武术队”、“黄飞鸿醒狮队”共派出了22名队员参加了此次演出,获得了领导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至此,为期一月的“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已告一段落。紧随其后的将会是武术文化、陶瓷文化、舞台艺术展演等大型特色文化艺术
9月22日晚,万福台举行《琼花故里会八和——海内外八和会馆名人名曲夜》。该活动为“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是继20日晚后的第二场演出,由晓君主持,出席表演的团体有美东八和会馆、广东八和会馆、新加坡八和会馆等。 全场表演由喜庆热闹的粤剧传统吹打乐演奏《六国大封相之碧天贺寿》开始。紧跟着著名粤剧演员小神鹰、郑培英、柳德衍、占陈良、陈燕鸣和黄柳珍等表演了精彩的粤曲和折子戏。当晚,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陈小汉和市文化局领导到场观看了表演。
9月20日晚,万福台上演《琼花故里会八和——海内外八和会馆名人名曲夜》。该活动为“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 之“万福台讲大戏”系列之一,晓君主持,由香港八和会馆和英港怡情雅聚两个团体演出。 演出当晚,首先由英国闺秀唱家侯洁仪一曲《红鸾喜》拉开了全场序幕。紧跟着来自英国和香港的演员钟佩英、杨伟仪、卫尹蕙霞、刘宝荣、黄德恒分别粤曲对唱《楼台会》、《高山流水会知音》和《琴挑》。最后香港八和会馆的粤剧折子戏《碧血写春秋》将全场气氛带入了高潮。
秋高气爽,明月朗朗,万福台上,粤韵悠扬;全家老少,欢聚一堂,朋友知己,雅月其赏。为了方便佛山市民和中外游客中秋赏月和欢度国庆,祖庙在节日期间(9月28日——10月3日)加开夜场,欢迎光临。<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1" bgcolor="#000000"> 时间 演出团体 节目内容 9月28日晚8:00 鸿业豪庭 庆中秋晚会(专场)</div> 9月29日晚7:50 云雅曲艺团</div>
据中新江苏网报道:应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每日书道会之邀,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近百件珍贵文物从七日起开始在日本东京三德利美术馆展出。这批包括漆器、帛书、木俑、简牍等在内的文物将吸引众多日本友人的目光。 此次展出的九十三件(套)珍贵文物,大部分是以书法文字为主的铭刻文物,时间跨度从战国至唐代。它们包括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长沙走马楼吴简、沅陵虎溪山汉简等,全面而具体地展示了中国古文字的演变过程。这些在两千多年后仍墨迹鲜艳的简牍将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不少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如有揭开马王堆汉墓墓主身份之迷的“利苍”印;中国最早也最详细的畜牧学研究著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相马经》等。 据悉,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每日书道会还专门为展览开辟了一个活动区,参观者将可在此亲手制作简牍,亲身领略中国古文字的独特魅力。 展览将持续一个月时间。
2004年9月10日至25日,《憨斋藏联展》于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展出。
2004年9月10日下午3时,著名粤剧编导何笃忠于群众艺术馆主讲《粤剧知识讲座》。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43号 邮编:528000 电话:0757-82622202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