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收藏及民间艺术品博览会今日在广州开幕,众多国宝级珍品首次在展览会上亮相。 据介绍,这次博览会是华南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500多家参展商参加。展出的珍品从古代的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家具、钱币、服饰、屏匾、文房四宝、古籍善本,到现代的革命史料、钟表、根雕、书签、烟标、火花、老照片等,可谓琳琅满目。此外,本次博览会还汇集了众多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如佛山刻版画、民间剪纸艺术、釉里红、手指画、布艺艺术等。 博览会还将展出一批国宝级珍贵文物,有首次与世人见面的日本投降书原件和抗战战利品,有“中国第一砚”百瑞麒麟和价值连城的五大名窑作品,有名冠天下的明代宣德炉,还有齐白石真迹等。(资料来源:南方日报)
由广东省文化厅和湖北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郑和时代的瑰宝——梁庄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于2005年9月30日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粤鄂两省文化部门继去年共同举办“荆楚辉煌—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之后在文物展览方面的第二次合作,是两省文物工作者赠送给广东人民国庆黄金周的文化大餐。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和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宏堂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仪式由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洽龙主持。 此次展出的160余件文物,分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冠带服饰、祭祀器、石墓志六大类。有不少是新发现或难得一见的器物,金制容器、银鎏金封册、金花丝镶宝石带、白玉吐鹘带、银鎏金托青花瓷锺、金鈒花钏与金镶宝石镯等珍品,在明代亲王墓中均为首次发现。此次展览是该墓文物出土后在国内外的首次展出。 展出的珠宝,经中国地质大学检测其产地多为西洋(今东南亚、南亚
有广东文化之乡之美誉的广东高州,馆藏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古书画作品三百五十多幅,名列粤西县级馆藏古书画的首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给予较高的评价。这是记者今天从高州文化部门获悉的。 高州地处粤西腹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是粤西文化中心,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少人在书画艺术有较高的造诣,佳作连篇,并喜欢收藏各地名人名家的书画珍品。据高州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核实,高州目前馆藏清朝以来较为珍贵的本土和外地名人名家书画作品三百五十多幅,其中历史名人康有为、梁启超的墨迹尤为珍贵。 为了摸清古书画的数量、现状和历史艺术价值,国家文物部门决定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普查鉴定。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目前抵达高州,对高州馆藏古书画的真伪、价值、定位等进行普查鉴定,认为高州馆藏古书画丰富,排列粤西县级第一位,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资料来源:广东新闻网)
为了丰富广大市民“十一”长假生活,深圳博物馆与沈阳故宫联合举办了“康熙、雍正、乾隆——清代盛世三朝文物展”,展览将展至12月4日。 据悉,这次展出的物品,是全国仅存的两座故宫之一的沈阳故宫博物院,从珍藏的大量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满族特色,反映了当时康、雍、乾三位皇帝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代表作,展览分别从帝后服饰、艺术珍品、御用餐具、帝王书画、武备甲胄等五个单元,再现盛世王朝帝王生活之豪华气派以及清代诸帝的文治武功。此次展品共计100件套,其中“清玄烨行书卢纶诗轴”、“清玄烨行书句容雨望诗轴”、“清玄烨行书广宁道中诗轴”等几幅诗轴均为康熙帝所书,以行书写就,运笔开张,流转自如,可睹一派帝王风范。
省府召开动员大会,如果顺利的话2007年7月广东有望改写“世遗”零记录 24日,省政府在省博物馆召开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动员大会。副省长雷于蓝、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顾玉才等领导、专家为开平碉楼“申遗”作了最后动员。如果顺利的话,开平碉楼有望在两年后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2001年初,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据了解,近3年来,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三级政府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对开平碉楼进行整体维修和环境整治,又在国外专家考察后不断整改。 如今,开平碉楼“申遗”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0月,正式申报文本将上交国家主管部门审定并呈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年9月,开平碉楼将迎来联合国专家的验收。2007年7月,申报文本递交第31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表决。如果通过表决,开平碉楼将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从黄埔区有关部门获悉,黄埔区大沙街姬堂社区近日发现两处古墓群,经有关专家鉴定,证实其中一处为宋代大文豪苏轼(号东坡)的家族墓群,另一处则是由六口明代石棺和一口元代石棺组成的元明梁氏墓群,这是广州市首次发现元代石棺。 苏轼第五代孙苏福胙葬于此 苏东坡的家族墓群位于黄埔区大沙街姬堂社区将军地山岗南侧,由五座苏氏家族成员的墓组成。昨日上午,记者在苏轼第二十四世孙苏进泉的带领下来到了古墓所在地,该墓群位于将军地山岗的荆棘丛中,四周被杂草和树木包围。 该墓群坐北向南,由5座墓从山腰向山顶排列组成,面积约392.56平方米。墓制形式及材料基本相同,均是交手椅墓及用三合土构筑。每座墓由坟头、山手、一级护岭、三级月台、拜台等组成,墓碑框为花岗岩,墓碑为凹入状。 位于山岗顶部的是苏轼第五代孙苏福胙之墓。苏福胙墓之下依次分别为苏福胙之子苏学成墓、苏学成之子苏青兰墓、苏青兰之子苏伯
为迎接国庆,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黄金周假期生活,广东省博物馆特别推出新展览——《郑和时代的瑰宝——梁庄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展出时间:2005年9月30日—2006年1月15日。 梁庄王,明仁宗第九子,其地宫仿如一本用珍宝写就的史书。随葬品有金银、玉石、陶瓷等器物共计5300余件,其中用金量高达16公斤,用玉量14公斤,各种镶嵌的宝石有700多颗。湖北梁庄王墓是全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出土文物最多的一次空前大发现。这批名贵文物在国内外首次公开展示。华美的金器、名贵的宝石、绚丽的青花,见证着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宝物,讲述着明代王室金玉满堂、珠光宝气的奢华生活。
由东莞道滘镇一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投资2亿元建设的东莞最大岭南古典园林粤晖园现身东莞。这家占地约700亩的园林,在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园内软件装修阶段,预计年底可开园迎客。 据悉,该园林的投资者是东莞农民企业家瘐炳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该园的一个特色是全部用水泥建成的建筑,不但环保,而且很有岭南园林的特色。他建设这个反映岭南特色的园区,一方面是希望将岭南建筑文化和水乡道滘融合起来,做出一定特色;另外,他自己是建筑出身,对园林建设颇有研究,希望做出能弘扬岭南文化的事情。 瘐炳桂介绍说,园林的主要建筑、景点和水道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廊台亭榭的书画点缀及其他软件建设。 记者在园内看到,一座座清雅别致、极具岭南古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倒映在回环萦流的东江溪河;群芳争妍的岭南园林秀色中,集聚山色、亭台、曲廊、洲岛、桥堤、河道等五十六个景观形态各异,意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省政协委员王则楚提案呼吁,对位于连州中学内的战时广东省府、原广东省长吴铁成的办公楼予以修复,建成“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府纪念馆”。 近日,有关政府部门回复表示,目前正在抓紧收集抗战时期的史料及文物,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将连州中学四角楼建设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府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 省政协委员王则楚在提案中称,在连州至今仍留有当年广东省府的遗迹,应对这些遗迹进行修复,收集当年的史料,在遗址里进行展览,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还建议,位于连州中学内的战时广东省府、原广东省长吴铁成的办公楼应予以修复,建成“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府纪念馆”,对当年的史料、文物予以展览。 清远市及连州市人民政府日前答复表示,目前连州市有关部门加强了位于连州中学校园内的战时广东省府、原广东省长吴铁成的办公搂(即连州中学四角楼)的保护修复
昨天上午,“三灶万人坟”纪念公园在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举行奠基仪式,将按高标准、高起点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这一启动仪式同时也是珠海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重大活动之一。 规划中的“三灶万人坟”纪念公园占地47288平方米,分为纪念广场、陵园及侵华日军三灶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大功能区,集中展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华南地区抗战史和三灶岛大屠杀以及三灶人民抗暴斗争史实,其中不少珍贵历史资料均为近年来珠海市、金湾区向海内外广泛募集而来。整个工程共筹资金1500万元。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43号 邮编:528000 电话:0757-82622202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