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和“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近日在广东美术馆亮相,几件从未公开露面的沈鹏、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赫然在列。 这是在短短3天内,广东美术馆在继吴南生藏品展之后再一次举办大规模书法展览。由此,广东美术馆的展厅中,古代、近代、现代各大家书法基本齐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可以趁着早春享受这难得一见的盛宴。展览期间,美术馆还将优先接受中小学生有组织的现场临摹活动。(资料来源:南方日报)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简称“华博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筹集文物工作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已经筹集各类文物2万多件。 据华博馆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馆收到各种文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收集到的各类文物达到17601件,目前已逾2万件,其中图片、照片466张,华侨刊物及图书资料153册。 据悉,华博馆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通过派发宣传单张进行大力宣传,收到了较好效果。对社会各界的赠品,该馆认真做好估价和登记工作,其中收到宋庆龄签收的由宁阳会馆捐赠的抗日汇票,还有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周南京捐赠的周氏家族的一套文物,这是国家特级文物。(来源:江门日报)
从珠海市建设局获悉,珠海已确定投资5000万元兴建珠海古元纪念馆,力争明年3月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古元艺术馆馆址目前已经定在珠海市梅华东路石溪公园内。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并计划与石溪石刻群一起整体规划建设,建成一个集古迹文化、书画艺术交流、园艺、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名胜。 在今年珠海的财政预算中,已确定投资5000万元兴建该艺术馆,本月20日,完成初步设计审批,计划于5月开工建设,力争明年3月对公众开放。 珠海市文化局局长古锦其表示,古元艺术馆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展出书画、摄影作品的博物馆,更是一个现代的美术馆,建成后将引入国际高水平的艺术展览。 古元:画坛大师根在珠海</b> 古元先生,生于1919年,1996年去世,是“中国艺术中一卓绝之天才”(徐悲鸿语),曾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第三任院长。在延
从深圳文锦渡海关获悉,2月6日下午3时半左右,该关旅检出境大厅值班海关关员在检查一具可疑行李箱时查获疑似文物31件。 后经联系,广东省文物鉴定中心专家于2月8日对上述物品作出鉴定,证实该批物品中有1件禁止出境文物(清初青花花鸟文碟)、27件限制出境文物(清末明初瓷碟、盘、碗、盅、炉、盆、勺,清末锡壶)和3件现代工艺品。该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资料来源:深圳新闻网)
“过一个文化节”现在成了许多市民的节日首选。今年春节,不少市民除逛书市、看大片外,还喜欢到博物馆转转。记者从市博物馆、美术馆、商业文化博物馆、收音机博物馆了解到,春节期间,四馆共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特别是在正月初一前后,四馆日均接待市民超过1000人次,其中3成以上为学生。 春节已近尾声,但市民逛博物馆的兴致不减。日前在商业文化博物馆3楼,记者遇到了正在聚精会神阅览四大百货公司发展史的孔先生。孔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石岐人,从事美术创作,对中山历史有着浓厚兴趣。聊起中山的商业史,孔先生娓娓道来,他说,中山籍先贤不但在思想上为民族和国家探索商业强国之路,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商业实践,在积累个人财富的同时,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商业的进程。 据了解,春节期间,来博物馆参观的主要有返乡的海外及港澳乡亲、在中山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有一些家庭游客和文物爱好者们。为方便市民参观,各博物馆特意采取了学
从文化部门了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申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这501个推荐项目已经过公示,少许调整之后将尽快报国务院审批公布。 已确定的501个推荐项目是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中筛选而来。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10大类。另外,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进入推荐名单。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确定的501个推荐项目中,我省有39个项目入选。</b> 12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北京开幕,各省(市、自治区)都选取自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精华部分来京展示和演出。这次广东展出了十几项。虽然广东展台位于整个地方展厅最里面,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里依然是人气聚集之所。湛江遂溪南狮虎虎生威、雷州
开平碉楼办工作人员昨日向记者透露,广东开平碉楼将于2007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由于中国每年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只申报一个项目,明年开平碉楼将成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广东诞生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希望倍增。 有关官员认为,开平碉楼最终获得国家申报机构的认可,是岭南文化独特性的又一次大胜利,这种结果,事实上也让国内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更为平均合理。如果在2007年6月召开的31届联合国自然文化遗产大会上一切顺利,开平碉楼将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一起成为2007年中国新增加的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开平为碉楼申遗于2001年递交第一份申报材料开始,数易其稿,终于在今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了申报材料的英文文本。而申报的名称也由最初的“开平碉楼”改成“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范围不断扩大,提法不断精确,申报主题更加突出,地方特色也更为鲜明。 联合国专家
7日,省博物馆新馆在广州珠江新城J5地块开始全面施工。 虽然在去年12月底,有关部门已经向外界宣布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工,但施工进展缓慢。经过一段时间的焦急等待,省博物馆建设资金逐步到位,新馆建设得以全面推进。 据了解,省博物馆新馆陈列与展览区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分为历史、自然和艺术3部分,预计新馆建成后年参观人数可达100万人次。目前,文物收集、展览设计等工作正在积极筹划当中,力争在2007年新馆开放时给观众一个惊喜。(资料来源:南方日报)
许多学者或年轻记者分析说,春节嘛,是中国最传统的民间节日,这时候,应该有许多民俗会红火起来,于是有许多貌似严谨的学术论断、貌似生动的现场文章一一出炉。谁都知道,传统民俗只有在传统生活方式里才鲜活,而当一种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成为往事的时候,片面去复活、追寻民俗是不可行的。 厚厚的一本《广东民俗大典》中,真正还活着的可以找到的民俗已经不多了。富裕的农村向城市生活看齐,连生活方式也学样,穷困的地方哪里还有心思去挖掘本乡本土的过去?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广场文艺有利于营造社会和谐气氛,花钱请人专门挖掘、整理、编排民俗,光看名目五彩纷呈,但实际上千篇一律,叫当地的小姑娘们穿上花哨的舞衣到舞台上蹦达几下,就算民俗复活了么?我们是用城市的审美观在改编农村,这是喜是忧,尚需商榷。 传统文化在城市里显得荒凉,在农村,它同样在艰难地寻找知音。记者按照资料上的记载,遵循专家的指引,兴致勃勃地跑到穷乡僻壤、边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23日起在有800年历史的孔庙内试开馆。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605年),废止于清光绪31年(1905年),整整延绵了1300年,而废止至今也已百年。科举制度是中国首创的一种选官制度,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产生了数百万名举人、近11万名进士、700余名状元。科举制度对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文明的建设及传播,产生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以科举为终极目标是古代教育的偏颇,尤其明清时期,考试形式以“八股文”为主,扼杀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也对科举制度作过辛辣的讽刺。 嘉定文风昌盛,历史上共出了192名进士、3名状元。早在10多年前,嘉定博物馆在孔庙内创办了一个中国科举文物陈列展,在展品不断充实丰富的同时,还在广州、北京、澳门等1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加拿大展出过。 试开馆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是海内外唯一的科举专题博物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43号 邮编:528000 电话:0757-82622202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